近期,《人民日報》刊發《數智化轉型實現節能減排:一家水泥工廠的綠色升級之路》一文,深度報道了杭州山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亞南方)借助數智化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創新實踐。這是自2024年央視新聞專題報道后,山亞南方再次獲得央媒的高度認可,無疑也是對中建材信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云智聯)賦能山亞南方數字化轉型升級能力的權威肯定。
山亞南方作為水泥行業的重要企業,運營著兩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生產線,主要從事水泥、水泥熟料的生產、研發與銷售業務。在過往的發展歷程中,山亞南方曾面臨生產流程效率低下、能耗居高不下等難題。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以及環保政策日益嚴格的大背景下,通過技術革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山亞南方亟待解決的緊迫任務。
面對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山亞南方經過多維度評估與篩選,最終選定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優勢顯著的信云智聯作為合作伙伴。自2022年起,信云智聯與山亞南方緊密合作,攜手共研共建共創,啟動了“智能礦山 + 數字工廠”整體升級項目。該項目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構建起覆蓋采礦、生產、管理等全業務鏈條的數字化體系。
在《人民日報》的報道中,山亞南方“邊開采邊復綠”“20分鐘智能找礦”等創新實踐引發廣泛關注,而這些成果的背后,離不開信云智聯技術體系的深度賦能。
智能礦山
從“粗放式開采”到“精準管控”的華麗蝶變
依據山亞南方對數字化礦山的轉型需求,信云智聯深入探究數字化綠色礦山的內涵、架構、技術方法和建設路徑,啟動大同石灰巖礦數字化礦山項目。報道中提及的“數字化礦山”系統,便是信云智聯運用高精度三維建模技術精心打造的成果。
數字化礦山三維可視化管控系統界面
該系統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支撐,綜合運用三維仿真、智能采選、自動配礦、智能調度、災害監控等技術手段,助力企業及時掌握資源開采、礦石生產、卡調配礦、安全風險等關鍵信息,成功打造出安全、高效、綠色的數字礦山。同時,礦山的建設遵循“164體系”,即1個模型、6大系統、4大平臺。
借助這一系統,山亞南方實現了礦石分布的精準查找,將原本耗時2小時的礦石檢測流程大幅縮短至20分鐘。此外,通過“卡車智能調度通系統”“自動化智能配礦系統”等,減少了人力依賴,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
數字工廠
重構生產經營的“數字大腦”
信云智聯與山亞南方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能源管理、維修管理、安全管理、環保監控等智能模塊應用,成功打造出國內一流的數字化生產線。
能源管理界面
數字孿生工廠
利用三維建模技術,構建了1:1還原的數字工廠,其所有數據均來源于實體工廠,能夠實時呈現生產運行過程中的各類數據,如安全管理、環保管理等數據,實現了全廠關鍵數據的實時分析與決策快速響應。
能源管理系統
針對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煤、電、水、氣等能源,進行精準的消耗計量和系統的統計分析,并以直觀的餅狀圖形式,幫助企業清晰地了解能源消耗占比和能耗規律,從而對各類生產能耗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和合理規劃。
質量管理系統
核心模塊涵蓋檢驗模型、質檢業務、質控預警等,助力企業實現從原燃輔料進廠到水泥出廠各類質檢業務的全流程閉環管理,不僅節省了人工檢驗時間,還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質量管理界面
降本增效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數字化轉型為山亞南方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在《人民日報》刊文中,山亞南方總經理張劍介紹,截至目前,企業整體單位產品能耗下降6.8%,產品制造成本下降14.29%,勞動生產率提高30%。
從央視新聞到人民日報,中央媒體的持續關注,充分彰顯出國家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高度重視。山亞南方數字化轉型所取得的成效,既源于對三精管理的深度踐行,也離不開信云智聯卓越的數字化服務能力。
山亞南方作為制造行業的佼佼者,與數字化轉型引領者信云智聯的合作堪稱強強聯合。事實證明,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企業,已紛紛將信云智聯列為數字化轉型的首選合作伙伴,攜手共赴產業升級新征程。未來,信云智聯期待與更多企業攜手,共同開啟智能制造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