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數字產業的持續深化,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圍繞數據存儲議題,3月29日,中建信息與華為攜手舉辦“價值共享 商業共贏”中建信息華為IT產品技術沙龍-西寧站活動,共探數據存儲商業市場拓展之道,助力“數字西寧”建設。
實踐探索和政策支持的良性互動
數字中國建設大勢下,數據存儲在國家信息技術和高科技領域的基礎地位日益凸顯。《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也對數據存儲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 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升我國在數據存儲領域的國家競爭力”成為熱議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上云企業累計超過380萬家,超過70%的企業使用了多個云,存儲在云上的數據量超過傳統數據中心。 根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2022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815億元,同比增長49.51%。其中,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加工、數據交易等環節市場規模超百億元。根據IDC預測,到2026年中國數據量規模將達56.16ZB,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4.9%。預計2026年27%的數據產生于云端,60%的數據會存儲于云端。海量數據的產生對云端存儲和計算的需求逐漸增長,企業依賴云端存儲和算力的需求也呈現爆發性增長的趨勢。 頂層設計支持的大背景下,面對海量市場,思考如何結合實踐發展與平臺的助力,加速數字化轉型,是行業企業所面臨的共同課題。本次活動正是中建信息緊跟數字化浪潮,搭建華為與西寧生態伙伴之間的溝通橋梁,圍繞數據存儲等基礎設施領域進行的實踐探索。
眾行遠,攜手跨越“數字鴻溝”
深耕數據存儲,中建信息發揮自身渠道優勢,助力華為數據存儲產品和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推廣,讓更多生態伙伴能夠更迅速地獲取拓展存儲市場所需資源和裝備,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活動上,華為相關解決方案專家指出將以多樣化的數據存儲場景化解決方案助力伙伴數字化轉型。比如,聚焦金融、政府、醫療、教育、制造、企業等行業場景,從智能全閃存、智能混合閃存、全場景數據保護等方向,華為推出OceanStor Dorado和F系列全閃存存儲、OceanStor 2810/2910計算型混合閃存存儲、新一代OceanStor混合閃存、DPA數據保護一體機OceanProtect專用備份存儲等具備高可靠、高性能等競爭力特性的產品,還針對中小企業的廣闊市場,打造了一系列配置靈活、應用敏捷、易用易運維的“小而美”解決方案。 實際上,從市場角度,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市場群體,從政策角度,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順應時代要求,華為也正不斷強化對地市區縣和中小企業市場的拓展。中建信息作為華為企業業務全球性總經銷商,亦將不遺余力配合華為商業市場政策及拓展策略,推進地市下沉,支持伙伴共同發展商業市場。 此次活動,華為解決方案專家還帶來FusionCube超融合基礎設施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以架構靈活、性能強大、安全可靠、簡易高效等特點為與會伙伴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面向數據中心和分支邊緣且支持多樣化算力的FusionCube 1000H/D以及面向輕量化分支邊緣的FusionCube 500等。 面對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不斷推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建信息希望與更多生態伙伴聯合創新,以扎實的數據存儲基礎,助力各行各業跨越“數字鴻溝”,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合力構筑數字化發展底座。